2022 年底以来,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AIGC )技术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突破性成果,从早期以文本生成为主的效率工具逐渐升级成为产业革新的重要引擎,也开启了软件工程领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由南京大学软件研发效能( DevOps+ )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发起组织的 " AIGC 赋能软件工程产业调研 " ,自 2024 年 4 月起以现场深度访谈的形式,向国内外知名互联网/金融/软件/电信等多个领域的 20 余家企业的专家和实践者收集 AIGC 在软件产业的最新发展现状和趋势。访谈通过开放式问题,尽可能客观且完整地了解行业专家和实践者们对于大语言模型赋能软件工程的经验、见解和展望。在经历了长达近半年的全国走访调研之后,共收获超过 60 小时的语音材料,后续整理成五十余万字的文字材料。经过对访谈材料的多轮分析整合,以及在 NJSD 全球软件开发者大会、CCF 中国软件大会上对部分调研内容的报告分享所收集业界的反馈后,实验室于 2025 年 3 月 5 日正式发布《 AIGC 赋能软件工程·产业调研报告 》( 以下简称《 产业调研报告 》,扫描二维码下载报告完整版 )
调研部分受访企业
南京大学软件研发效能( DevOps+ )实验室是国内率先开展 " DevOps·中国年度调查 " 的组织,自 2016 年开始已经连续多年发布《 DevOps / 软件研发效能·中国年度调查报告 》,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调研经验。本次 AIGC 产业调查活动,正是实验室敏锐地察觉到大语言模型兴起后业界对于 AIGC 赋能软件工程产业的高度关注,为了帮助学术界与工业界更深入且全面地理解当前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而率先发起的全行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致力于了解业界最关心的软件研发模式的改变以及在此变革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为软件工程师未来的技能培养和专业教育的调整指明方向。
《 产业调研报告 》收集了行业最前沿的实践数据,发现目前基于企业特点的自研模型已经成为了行业主流,半数的受访企业基于安全、成本、业务特点等因素选择自研模型来改进自己的软件工程实践。目前大语言模型已经应用于从需求到运维的几乎所有研发阶段,展现了变革传统的软件研发模式的趋势,并给人员适应、过程调整、技术更新都带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产业调研报告 》也指出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快速提升,可能不会为初级程序员提供培养环境,对软件工程师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在 2024 CCF 中国软件大会上的报告分享
感谢参与 " AIGC 赋能软件工程产业调研 " 的所有受访者和组织 !请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AIGC赋能软件工程·产业调研报告 》